晋级教育
托管班加盟

窦昆院长:你以为你是做教育的,其实你是做销售的

有的托管机构拼命发传单,家长看一眼就扔;
有的托管机构降价促销,最后亏到关门;
还有的托管机构校长天天和家长“称兄道弟”,结果续费率依然惨淡……
为什么你总是吃力不讨好?问题出在哪?
你以为你在做教育,其实你是在做销售。
托管机构的核心不是“管孩子”,而是“满足家长需求”。
今天,我就把销售领域的6大底层逻辑,转化成托管机构能直接用的实战方法,帮你从“求人报名”变成“家长抢着选”。
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
家长为什么愿意把孩子交给你?
你的托管机构和隔壁那家,到底有什么不同?
如果答不上来,接下来的内容,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“突围指南”!
 
01别做“托管服务员”,要做“家长自己人”
家长的真实需求是什么?
你以为家长最关心“师资”和“环境”?错!他们真正想要的是——“孩子安全,成绩提升,自己省心”。
实战建议:
1:用家长的语言说话
×不要说:“我们有专业师资团队。”
√要说:“每天接孩子时,我们会当面反馈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和情绪状态。”
加分项:在接送时用30秒总结孩子当天表现,比如:“今天小明的数学应用题全对,但语文听写错了两字,晚上可以抽5分钟帮他巩固哦!”
2:设计“家长视角”的服务细节
例:每周五发送《孩子本周成长报告》,附一张孩子认真写作业的照片;寒暑假前主动提供《假期学习计划表》,家长转发率超高!
真实案例:浙江一家机构在报告里加了“老师寄语”栏目,用暖心手写体写一句话,比如“小雨这周主动帮同学整理书包,特别暖心!”家长朋友圈刷屏,转介绍率直接翻倍。
关键点:让家长觉得“你比我还懂我的孩子”,他们才会信任你。
 
02拒绝“大而全”,找到你的“杀手锏服务”
所有托管机构都说自己能“辅导作业”,家长凭什么选你?
差异化案例:
河南某机构主打“错题清零计划”:每天记录孩子作业错题,周末针对性强化,第二个月续费率涨了40%;
深圳一家机构推“爸爸专属沟通日”:每月一次邀爸爸单独聊孩子成长,解决“妈妈管学习,爸爸缺位”的痛点,口碑爆棚。
1:为什么“差异化”这么难?
很多校长总想“面面俱到”,结果样样平庸。家长记不住你,因为你和其他机构“长得一样”。
实战口诀:“与其样样60分,不如一招90分”——找到一个家长最痛的痛点,把它做到极致。
2:如何找痛点?
调研100个家长,问:“您对现在的托管最不满意的是什么?”
分析竞争对手的宣传单,找到他们忽略的细节。
观察孩子放学后的高频问题:比如磨蹭、坐姿不正、注意力分散。
举例:湖南一家机构发现家长最头疼“孩子写作业拖拉”,于是推出“番茄钟作业法”:每25分钟专注学习+5分钟活动,每天拍照打卡。结果续费率从50%飙升到78%,因为家长发现“孩子回家后居然能主动写作业了”。
 
03家长说“太贵了”,其实是在怕“不值”
价格战的真相:
降价吸引来的家长,永远在找更便宜的;而敢定高价的机构,反而能筛选出优质客户。
三步破解“价格质疑”:
1:量化价值
不要说:“我们老师很负责。”
要说:“上学期在我们这托管的孩子,85%数学成绩提升了10分以上。”(附上统计表)
进阶技巧:对比公立学校托管班,强调你的“增值服务”,比如“免费提供培优题库”“周末1对1答疑”。
2:对比隐性成本
例:“请家教一小时80元,一个月1600元;在我们这全天托管+作业辅导,平均每天只要50元。”
数据支撑:江苏某机构算了一笔账,家长看完直接签约:“原来自己在家盯作业,时间成本比托管费还高!”
3:设置“对比锚点”
推出“精品托管班”(高价)和“标准班”,80%家长会选择中间档。
心理学原理:人们天生喜欢折中选择,觉得“中间价位最安全”。
 
04听懂家长的“潜台词”,别被表面拒绝吓退
家长常说的“谎话”和真相:
“我回家和孩子商量” → 实际:“我不信任你,想再比价”
“你们离我家有点远” → 实际:“我没看到不可替代的价值”
应对策略:
1:用“反向提问”挖需求
家长:“我再看看其他机构。”
你:“理解!您最看重托管的哪些方面?是接送时间、伙食,还是学习效果?我帮您分析如何选择更高效。”(立刻掌握主动权)
2:破解“距离远”的绝招
家长:“你们离我家太远了。”
你:“很多家长一开始也这么说,但后来发现我们提供‘定制接送路线’,顺路覆盖了5个小区,您家可能正好在线上!”(递上路线图)
关键心法: 家长的拒绝不是终点,而是深度沟通的起点。
 
05可以谈感情,但绝不能只靠感情
典型案例:
某校长和家长处成闺蜜,结果家长要求“免费试托一个月”,最后闹到撕破脸。
正确姿势:
1:专业感是底线
穿工作服、用企业微信沟通、定期发布教学成果,让家长意识到你是“教育机构”,不是“熟人帮忙”。
案例:北京某机构要求老师每天穿印有LOGO的围裙,家长拍照发圈时无形中做了宣传。
2:小恩惠换大信任
例:新生报名送《小学生时间管理手册》(成本5元),但要求家长填写孩子学习习惯问卷,后续精准推荐课程。
心机设计:手册最后一页加二维码,扫码可领“20分钟专注力训练视频”,引流到私域社群。
警惕陷阱: 家长送你土特产可以收,但绝不能用“人情”换“优惠”,否则后患无穷!
 
06 90%的家长只记住你的“一句话”
为什么你发了那么多宣传单,家长还是记不住你?
记忆点设计公式:
“痛点+数字+结果”
×差案例:“专业托管,用心服务”
√好案例:“晚托3小时,作业全搞定——90%家长晚上9点前能安心追剧!”
终极心法:每月选一个核心卖点(比如3月主打“小升初衔接”),所有宣传、朋友圈、家长会都围绕这一点重复说,直到家长形成条件反射。
如何设计“病毒式口号”?
1:从家长抱怨中找灵感
家长常吐槽:“孩子一写作文就哭!” → 你的卖点:“作文不用愁,一周3篇精品范文精讲!”
2:用对比制造冲击力
例:“别家只检查作业,我们培养学习习惯——孩子月考进步10名,否则退费!”
 
结语
托管机构的本质是“经营信任”
以上6条,没有一条需要你额外花钱,但每一条都考验你是否真正“站在家长的角度解决问题”。
分享一个真实故事:
山东一家乡镇托管机构,只有2间教室,但校长坚持每天在家长群发“今日课堂亮点”——一段10秒视频,展示孩子朗读、解题或做实验的场景。半年后,周边3公里内的家长主动上门,甚至愿意多走20分钟送孩子过来。
记住:
家长不关心你的机构有多好,只关心他的孩子能有多好。
只要抓住这一点,哪怕你只有3间教室,也能在社区里成为家长心中的“首选品牌”。
行动清单:
明天晨会,和老师讨论:“我们的哪项服务能成为家长非选不可的理由?”
本周内设计一份《家长需求调研表》,发给所有在托家长。
下月重点打造一个“记忆点卖点”,所有宣传围绕它展开。
每天记录一个“家长高频问题”,月底总结优化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