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
托管班加盟

窦昆院长:沙漠里造绿洲!迪拜游学归来,给托管人的8条硬核启示

脚踏50℃滚烫的沙地,头顶中东炽烈的阳光,我站在迪拜黄金市场门口,看着纯金打造的衣裳在橱窗里闪耀。
 
七天五夜,穿行于阿联酋的奢华与荒芜之间,一个问题始终撞击着我的脑海:这片曾经只有骆驼和帐篷的沙漠,凭什么成为全球富豪的打卡圣地?我们托管人,又能从中学到什么破局之道?
 
01震撼第一课:哪有什么遍地黄金?真相是"遍地野心"!
刚落地时,我也被"土豪之国"的标签唬住了。直到亲眼看见:
→黄金市场里,纯金衣裳、公斤级金戒刺得人睁不开眼——可店员笑着说:"这些都是卖给俄罗斯寡头和印度富豪的,本地人很少买。"
→三亿人民币造个金相框,就为让人拍照打卡;30亿美金建八星皇宫酒店,连水龙头都镀着真金...
但最震撼我的不是金子,而是他们"无中生有"的狠劲:
没有张家界的奇峰,就建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(哈利法塔);
没有九寨沟的秀水,就用填海造出棕榈岛;
没有兵马俑的历史,就把废旧卡车改造成网红厕所(货车公园)!
给托管人的启示①:
比资源更缺的是想象力! 
你的校区也许
没有豪华装修,但能不能把一面白墙变成"学员梦想涂鸦墙"?
没有户外场地,能不能把走廊变成"体能闯关赛道"?
匮乏从来不是借口,敢想才是破局第一步。
 
02高温下的生存密码:在"烤箱"里建恒温系统
阿联酋白天超50℃,却几乎看不到人在户外走路。他们的生存法则就两条:
→24小时空调全覆盖——车里、商场、酒店,冷气像不要钱(石油确实便宜);
→所有活动"室内化":全球最大购物中心里,能滑雪、潜水、看瀑布,待三天不出门!
这像极了当下的校外机构: 政策严控、竞争白热化……外部环境如同高温沙漠,但我们要给孩子造"恒温室"!
在谢赫扎伊德清真寺,我看到非穆斯林也能安静参观
在亚伯拉罕之家,基督教、伊斯兰教、犹太教共处一室……
这种包容力,让90%外籍人口扎根于此!
给校长的启示②:
做托管做教育就是做环境。 
当大环境越艰难,越要把校区打造成"安全舱"——用温暖的师生关系当"空调",用多元课程做"防热屏障"。
谁能让孩子愿意来、待得住,谁就赢了。
 
03最颠覆认知的真相:石油大国早不靠石油吃饭!
你以为阿联酋靠挖油发财?数据让我大吃一惊:
→石油收入只占经济30%;
→另外70%来自旅游、金融、贸易……
→连沙漠里骑骆驼看日落,都成了人均千元的爆款项目!
更震撼的是转型决心:上世纪他们就意识到"油会挖完",果断用石油钱建机场、搞免签、修酒店……硬生生把沙丘变成聚宝盆。
反观我们很多校长:还在用"招生靠传单""服务只有作业辅导"的老方法,这和坐等石油挖完有啥区别?
给校长的启示③:
躺在功劳簿上=等死! 
晋级今年为什么全力推研学营?因为光靠课后托管太单薄!
立即行动:
→在托管基础上+特色课程(科学实验/口才训练);
→周末开设"亲子生存营"(哪怕只是城市公园版);
→寒假做"文化研学",把游学见闻变成招生利器!
 
04给托管人的行动指南:三个"极致"打天下
这趟游学,我总结了阿联酋崛起的核心心法:
1. 极致体验:让家长"哇"出声!
帆船酒店用劳斯莱斯接客,我们虽用不起,但可以:
→ 下雨天为没带伞的家长撑起"彩虹走廊";
→ 接孩子时递杯冰镇酸梅汤(成本几毛,记忆点拉满)。
2. 极致效率:像迪拜机场一样顺畅
阿联酋对中国免签,30秒通关;
你的校区呢?报名是否要填三张表?缴费能否扫码秒付?
→ 下周就砍掉所有冗余流程!
3. 极致口碑:让客户当你的"自来水"
在哈利法塔观景台,所有人都在拍照发朋友圈;
设计校区"必打卡点": 比如"进步之星荣誉墙""学员作品灯光展"……让家长忍不住晒娃时带上你的LOGO!
 
结语
做教育界的"造绿洲者"
离开迪拜前夜,我们坐在沙漠营地。篝火映着阿拉伯舞者的面纱,远处迪拜的摩天楼群如金色丛林般升起。这片曾经鸟不拉屎的沙海,如今每寸土地都流淌着财富与野心。
 
校长们!
政策会变、竞争会来、环境会难……
但迪拜用行动告诉我们:
只要敢在沙漠里挖井,终有一天,你流的汗会变成浇灌绿洲的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