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
托管班加盟

窦昆院长:撕掉这六大借口,你的研学早该火了!

最近直播后和不少校长聊天,发现一个扎心现象——同样做托管,有的校区靠研学输送上百学员,盈利翻番;有的却总说“下次再做”,眼睁睁看着家长把孩子送去别家研学。今天不聊方法,只掏心窝说说:为什么有些借口,正在掐断你的财路?
 
01别说“家长穷”,要说“价值不到位”
总有人跟我诉苦:“我们这家长掏不起研学钱!”可转头托管费月月收得稳稳当当。
真相是什么?
托管费能收,说明家长愿意为教育花钱。研学推不动,问题不在家长钱包,而在我们没把价值说进他们心坎里。
看看那些做火的校区:家长排队报名国际营、抢着订暑期科考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让孩子带回的是课本里没有的胆量、眼界和成长故事!
当孩子眼睛发亮讲沙漠观星、故宫寻宝时,家长会觉得这钱贵吗?
不!他们看到的是比价格更珍贵的东西——孩子的蜕变。
 
02别怕“不会做”,总部早给你铺好路
“我干了十年托管,研学真不懂啊!”这话我听了太多遍。
但你知道吗?十年前你说不会,我认。那时总部自己也在摸索。可今天呢?课程、方案、带队手册全给你备齐了,连跟家长沟通的话术都打磨好了。
那些越做越顺的校长,无非是做了两件事:
一是信总部沉淀的经验,
二是肯抬脚迈出第一步。
河北李校长第一次只带5个孩子去市郊湿地公园进行考察活动,回来写了篇《小池塘里的大发现》,发朋友圈后第二期本地研学爆满!研学从来不是“会不会”,而是“学不学”——现成的饭摆桌上,你得动筷子啊!
 
03别嫌“招生难”,难的才叫护城河
如果研学随便发个通知就报满,这钱轮得到咱们赚吗?
正是因为它有门槛,才把那些想躺着赚钱的人挡在门外。难的事做成了,才是你甩开同行的资本!
福建的王校长最初招研学,家长问:“不就是春游吗?”
她展示研学视频:孩子植物园里做净水实验、麦田里学劳动捡麦穗、分享颗粒归仓的喜悦。一个月后,她的“博物馆奇妙夜”营报超30人!
当你把研学从“玩”升级成“成长刚需”,家长追着你交钱。
 
04怨“学生少”,小步快跑才是真智慧
“我就50个托管生,研学做不起来!”这话像不像给自己画牢?
当年我带5个孩子搞野外课堂,赚的钱还不够油费。但正是这5个孩子,让周边家长看到:这家机构不止会看作业,更能带孩子闯世界! 三个月后,托管报名新增30人——研学成了最硬的招生广告。
现在年输送百人研学的四川张校长,起步时就3个孩子参加武汉营。他说:“哪怕赔钱也要拍回孩子登黄鹤楼背古诗看长江的笑脸!”结果照片往校区一挂,咨询报名不断。星星之火能燎原,但你得先让火苗烧起来!
 
05别喊“研学累”,累的值钱才叫赚
带研学确实比坐教室累,这点我不忽悠你。
但你想过吗?托管拼价格战累不累?招生挂零时心累不累?研学的累是明明白白换回报:孩子粘你了,家长敬你了,利润空间打开了。
河南赵校长的话很实在:“陪总部老师带研学那几天,微信步数天天2万+。但看着平时蔫蔫的孩子在海边疯跑,家长说‘老师你比我会教孩子’,值了!现在托管续费率90%以上,家长就认准‘能带娃见世面的赵校长’。”
身体的累睡一觉就缓,价值的累攒下了金饭碗!
 
06别怪“团队懒”,老板动起来全盘活
“老师嫌研学辛苦不愿推!”这是最让我心疼的借口。
团队观望,根源在老板没带头冲。那些把研学干成王牌的校区,老板都做了一件事:亲自操盘首场活动,用结果说话!
我自己就这么过来的:研发课程熬通宵,踩点路线磨破鞋。当我和老师们带着第一批孩子们从青岛回来,接站的家长们都争着帮我们拿行李,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给爸爸妈妈带了礼物——亲手捡的美丽贝壳、青岛当地的小纪念品。
 
后来团队主动要求开发新路线,为什么?他们亲眼看到:研学不是折腾,是托管的第二次生命。
晋级做了近21年研学,最深的体会就八个字:“借口一扔,黄金万两”。
那些总说“再等等”的校区,等来的是托管费十年涨不动;而咬牙撕掉借口的校长,早尝到“托管保本、研学盈利”的甜头。
今年暑假,上千孩子将通过晋级校区走向雪山、海岛、联合国——你的学生,本应在其中。
行动是撕掉借口的唯一方式。我在研学路上等你,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