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
托管班加盟

想开一家盈利的托管班,你需要知道这些事项

  关于教育机构如何做地推的问题,问初创机构怎么招生的,一般都会告诉你“做好方圆三公里地推”。手上没货的时候,渠道合作就是零;
 
想开一家盈利的托管班,你需要知道这些事项
 
  产品没验证过的话,品牌宣传也是零。
 
  初创机构少去碰电梯广告和户外广告,烧钱,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产出,那个事情是大品牌机构玩的,以品牌露出为最终目的,初创机构应该是每一分钱都要有产出。
 
  关于机构选址,分享几点看法:
 
  1.先确定业务、机构定位,再去考虑选址的问题(早教、少儿、K12?社区店、商超店?);
 
  2.然后再去定位目标人群(家长年龄、学生年龄);
 
  3.再是购买力(产品定价、家庭收入);
 
  4.根据如上分析出来的数据,去看位置,重点关注方圆三公里的配套(小区房子数、入住率、周边配套、大型商超、周边学校);
 
  5.最后才是定具体位置(好不好找,有没有主干道,是否好停车等)。
 
  机构做社区活动,需要注意几个点:
 
  1.动员物业协助宣传,在业主群或者群发短信;
 
  2.活动形式避免单纯的摆点,可以做汇报演出或者是读书会等能够吸引家长和孩子围观的活动;
 
  3.需要做好流程的设计,签到、发卡,凭卡进入再进行活动环节;
 
  4.可以设计流量产品,现场销售低价产品,诱发二次上门;
 
  5.做好社区受众分析,确保有的放矢。
 
  1.教育机构是线性运营,无论机构大小,都要关注资源到服务的四个要点;
 
  2.服务型机构靠口碑资源存活,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因素多,所以导致机构很难做大;
 
  3.市场型机构会努力的拓宽资源口,再不断的去优化上门、签约、服务,以确保最大化产出;
 
  4.无论是哪类机构,都脱离不了优化服务的前提,同时,也不可忽视资源的力量,没有资源,服务再优质也难存活!
 
  5.口碑资源不稳定,也有限,同时,伴随着外界机构不断的在进行广告铺设,在一定程度上,机构的口碑资源会越来越少,逐步陷入生存难的境地。
 
  一位优秀的课程顾问,大抵要把握住如下3个认知:
 
  对自我成长的认知:即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性格、特长、职业规划等;
 
  对整个教育行业的认知:面对客户的时候,能够给客户量身定制出学习方案,这需要结合整个教育行业来看待;
 
  对公司和产品的认知:机构产品的由来、理念、解决什么问题,能有什么效果等
 
  近期有不少一部落会员问初创教育机构怎么开始招生,如下思路或许可以帮到大家。
 
  1.首先确定产品(包括:产品设计、营销包装);
 
  2.其次开始市场行为(线上、线下,优先从线下开始);
 
  3.再是邀约客户上门(配合销售工具);
 
  4.现场谈单咨询(配合产品手册);
 
  5.签订合同、安排上课、教学反馈。
 
  经常性的会有朋友问:机构怎么招不来生?怎么做不大?而且,一旦招生不好,反射性的都会认为是市场的问题!我也是醉了!教育机构的运营,是线性运营,千万要记住。每一种现象会对应一个原因,找到症结所在,一步步的去解决!如果只是想当然的去做判断和处理,最后给企业带来的会是“更高的市场投入、更高的人力投入、更低的签约产出”。
 
  地推这个事情,也是个技术活,或者说所有的市场行为都是技术活!
 
  首先要明确一个点:销售额获取的本源是什么?
 
  本源是一个电话号码,有效的电话号码。
 
  有效号码从哪里来?从一堆潜在客户号码中来。
 
  所以,原则上中小机构的所有市场行为都应该是以获取名单作为出发点。
 
  然后再去分析,潜在客户在什么地方,学校门口Or社区Or商超?
 
  同时分析这一部分客户的年龄,对什么感兴趣?
 
  如果家长跟孩子同时在现场,优先提起孩子的兴趣。
 
  也就是可以配合一些小礼品+单页+信息登记表进行地推,信息登记表上的内容越简单越好,毕竟我们不是查户口的。
 
  最高明的营销方式,应该是不断的针对目标客户的喜好,打磨出来一套适合他们的营销方式,随后,到流量中去,突出特色,吸引咨询。
 
  强推和单纯的派单在现如今将越来越难产生效益,毕竟我们现在面对的是85后和90后家长。
 
  所以,先回到客户身上去,再去给出对策;不是一味的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。
 
  今天到广州跟几个朋友聊到最近热门的“办学许可证”的问题,交换了几点看法:交
 
  1.整顿势在必行;
 
  2.注意搞好关系;
 
  3.优先处理K12板块;
 
  4.初始数据来源于各家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;
 
  5.没有进行工商注册的、藏在居民楼的小作坊,除非被举办,要不然被查的可能性不大。
 
  6.不能侥幸也别怕,毕竟我说的也只是猜测!
 
  教育机构招生大概可分为这几步:
 
  采单(地推、派单、送小礼品,留联系方式)、邀约(拿回来的电话,写邀约话术,拨打电话,邀约上门体验或参加活动)、咨询(破冰,了解具体需求,规划学习方案,逼单)、签约(讲解合同、签订合同,支付费用)。
 
  PS:所有的宣传,一定要以获取名单作为第一要务!
 
  借这个话题,讲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:
 
  1.机构招生这件事,一定不能孤立的去看待;
 
  2.需要仔细梳理出招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并对症下药;
 
  3.传单、礼品,只是一种工具,要有产出,还是需要话术和获取名单的技巧;
 
  4.一切不以拿名单的宣传都是耍流氓!
 
  5.机构运营是线性的,千万切忌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:不会招生!
 
  教育机构运营,不是点状思路,而是线性运营
 
 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靠扩大招生就能解决,得抽丝剥茧般的去找到关键症结。
 
  是有效资源不够?还是上门量不够?抑或是签约转化不行?
 
  每个问题,适配不同的解决方案,这才是机构运营的根本。
 
  机构如何打陌拜电话
 
  一、先破冰,切勿开场白是“你好,我是XX机构的老师……”;
 
  二、再谈孩子教育问题;
 
  三、在家长的回答中找到切入点;
 
  四、引出机构的产品和试听课;
 
  五、试听课的包装很重要!
 
  昨晚跟一位网友聊到快十二点钟,总体而言就是不知道如何运营,这或许也是很多教学出身的机构创始人的短板:
 
  1.有教育情怀,无运营思路;
 
  2.精研教学,能出成绩,但不知如何优化转介绍和续费;
 
  3.想让客户推动市场推广,但又抹不开面子,或者不知道如何跟客户说;
 
  4.大部分教师都懂学习规划,但缺乏销售技巧;
 
  5.对市场营销和机构、行业逻辑基本没有花时间去钻研?
 
  6.起步时只想做个小而美的工作室,一两年以后进入到瓶颈期后才发现进退两难!
 
  今天下午跟一个同事约过来的客户见面,聊到互联网营销,聊到整个教育行业,有几点感受:
 
  1.互联网营销要想做好,必须要把握一种思路:利他;
 
  2.互联网和微信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,缩小了人与人的圈子,所以,多行好事准没错!
 
  3.从网友到朋友,可能就差一个微信的距离,有时候向前迈一步,可能是另外一番天地;
 
  4.更加坚信自己奉行的原则:多栽树,总有一天可以乘凉。
 
  关于暑假班招生
 
  (1.过往学员,2.在读学员,3.上门未签约客户,4.市场新资源)上的客户来源做了排序,按优先级挖掘客户!PS:
 
  1.暑假班的课程需要跟常规课区别对待;
 
  2.机构运营,不管推什么课,都要遵循“客户邀约到店,洽谈签约服务”的原则;
 
  3.车身广告、电梯广告、公交车广告,一般都会默认为“品牌广告”,即产出慢、投入大,非大型品牌机构,不建议投放;
 
  4.所有有效未签约资源,一定要归档,同时进行有节奏的定期回访,毕竟每个资源都是来之不易的。
 
  会员及经常咨询教育机构加盟的朋友们可重点关注:
 
  如何选择靠谱的教育品牌加盟,重点看以下8个方面,但也要提防,说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出现!
 
  a、分校建校方面是否有标准化一体建校和调研定位装修的支持;
 
  b、招聘支持维度,总部是否有对应的招聘支持及解决人才储备的核心资源,比如与大学院校建立人才培养、输出合作;
 
  c、教研支持角度,总部教育团队的实力怎样,是否有包括师训在内的一系列支持;
 
  d、托管支持,集团是否对加盟商针对全岗位有人才托管和孵化计划;
 
  e、营销支持,集团是否善于营销,是否有线上、线下结合的全渠道营销资源;
 
  f、开业启动支持,在开业前期及开业期间,总部是否有对应的开业方案及督导驻校支持;
 
  g、管理支持,是否有先进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全岗位标准化的管理体系;
 
  h、品牌支持,总部在品牌传播方面是否有强力的团队和支持计划,在区域市场是否又有针对性的支持。
 
  关于教育机构如何定价和设计优惠课包的问题,有几点需要注意:
 
  1.定价和优惠的前提是不亏损,即需要核算机构所有投入后,再结合机构所希望达到的利润,核算出具体的定价;
 
  2.重点关注损班率,即未达到满班人数而开班;
 
  3.还有市场投入的核定;
 
  4.整体的产品定位(流量产品OR分支产品OR主线产品);
 
  5.做优惠课包的时候,一定要确保后面的服务和续费能力是OK的,要不然得不偿失。
 
  教育机构的课程顾问,要成功的掌握三个认知:
 
  对自我的认知、对产品的认知、对客户的认知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!但,没有突破这三个认知,要成为一名厉害的顾问,概率也是极其的低的。
 
  托管行业运营模式和量身定制专属的市场运营解决方案:
 
  1.任何一种市场手段,都是服务于一种商业模式的,道的层面上的内容,比术的层面上的更重要;
 
  2.很多人其实是具备落地的能力,由于没有整体的一套逻辑支撑,最后会少走很多弯路;
 
  3.市面上的课程,大多数是停留于术的传授,而道才是一件事情能否长久的关键;
 
  4.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重点是要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方向;
 
  5.保持向上的学习力,很重要;
 
  6.分享、写作,是新时代运营人员必须会的技能;
 
  7.市场营销已经由流量的获取转化为信任流量的获取;
 
  8.做自己,坚持做自己,坚持做有价值信息输出的自己,是当前每一个人都要去做的事情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