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
托管班加盟

当孩子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你的回应至关重要

    孩子的学习,几乎可以说是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,也是付出精力最多、焦虑苦恼最多的事情。
 
   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,许多孩子,在学习上表现出各种问题:学习态度不端正,敷衍了事;不爱学习,缺乏兴趣,甚至到了厌学的程度。
 
   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,他说孩子考试没考好,拿着试卷回家,气鼓鼓地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
 
    听得他一股怒火涌上心头,想到自己为孩子的学习熬了多少夜、操了多少心,竟换来这样一句话,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把孩子大骂了一顿:
 
    “你学习是为我学吗?不上学你能干嘛?出去讨饭吗!你有没有良心······”
 
    父子俩闹得不欢而散,孩子对学习还是提不起劲来。
 
    厌学情绪,很多孩子都有,程度不一,当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,最需要的,其实是父母的理解和关爱,而不是责骂。
 
当孩子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你的回应至关重要
 
    每一个厌学的孩子,都在承受着痛苦
 
    去年6月份有一则新闻,一名13岁的男孩,凌晨独自一人坐在上海1号线地铁口前玩手机。好心人看到后,拨打了报警电话。
 
    民警赶到后了解到,原来,男孩之前因为不想上学,被父母从苏州送到上海开店的舅母家体验打工生活。
 
    结果男孩受不了舅母的严格管教,便在半夜趁舅母不备,直接离家出走了。
 
   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厌学,是没吃过劳动的苦,就带孩子出去打工、工地干活,想让孩子及时醒悟。
 
    也确实有一部分孩子,体验生活后懂得了珍惜学习的时光,回归校园,但对很多孩子来说,却是无效的。
 
    事实上,厌学只是一个表象、一个结果。
 
    如果家长仅仅针对这个结果批评孩子、逼迫孩子,或者简单地让孩子通过“吃苦”来悔悟,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 
    重要的是去探寻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,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。
 
    央视几年前拍过一部纪录片《镜子》,里面有个叫张钊的高中生,他的父母一再坚持认为孩子辍学、不愿意学习、变坏,是因为早恋问题,所以一再从这个错误的方面跟孩子沟通。
 
    当训练营老师指出孩子不是因为早恋问题不上学时,父母同时摇头摆手说,他肯定是骗你们的。
 
    但实际上,这个孩子不是不想读书,他很想读大学:
 
    “我不上学不是因为我谈女朋友,是因为那个学校,很压抑,已经压得我受不了。”
 
    可是他向父母倾诉压力时,父母的回应却是:
 
    “学校几千人都受得了,为啥就你受不了。”
 
    因为父母不理解,亲子间冲突越来越多,张钊多次想要自杀,想要跳楼,父亲居然有点蔑视地说,他没这个胆。还当成笑话来看。
 
当孩子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你的回应至关重要
 
    每一个厌学的孩子背后,都有着深深的痛苦。
 
    这个痛苦,有些来自于学习上的困难,有些源自父母的高期待、高要求,还有的是和老师、同学的关系出了问题等等。
 
    越是这个时候,孩子越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关心,陪孩子一起面对问题,给他支持和鼓励,帮助孩子走出困境。
 
    这里的理解,不是放任孩子不爱学习,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,理解他当下的感受和情绪,多和孩子沟通交流,帮助他及时纾解。
 
    孩子会感到自己被接纳,体会到一种无条件的爱,从而增添了勇气和希望,重新找回学习动力。
 
    相反,如果家长简单地认为孩子厌学是成心的,故意不听话,而去指责、惩罚他,只会加重孩子的无助感和自我否定,要么叛逆反抗,要么自暴自弃。
 
    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
 
    曾经有位爸爸在家长会上的一番发言,给了很多家长启发。
 
    他是一名“差生”的父亲,同样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,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打过、也骂过,家中充满了呵斥、不满和哭泣。经历了很多懊悔、反思,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,孩子才有了些进步。
 
    他感慨地说:
 
    “我切实感觉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道理,很多事情,不是他不想去做,是他约束不了自己,不是不想做好,而是欠账太多,没有能力赶上,他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。”
 
    “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和将来,无论什么样的现在和将来,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。”
 
当孩子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你的回应至关重要
 
    确实,很多孩子一开始对学习也是充满了兴趣和热情的,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,知识难度不断提升,学习上就免不了出现各种困难和状况。
 
    如果这些困难没能及时得到解决,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,就会打击孩子学习的成就感。
 
    越是不会,越是没信心,作业和考试就会变成一种压力。再加上老师、家长的不满,同学之间的比较,学习变成了一种精神负担,总是在提醒他:
 
    你不行,你很差劲。
 
    这种挫败感、失落感,长此以往得不到解决,就容易压垮孩子,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。
 
    因此,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,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,及时提供帮助,避免越积越多,孩子越来越没信心。
 
    比如: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游戏,导致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,提不起兴趣,就立即制定相关规矩,每周只能周末玩半个小时,并且以身作则,全家人都戒掉手机。
 
    这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,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,解决实际问题。
 
    此外,在学习上,也是有天赋之分的。
 
    有些孩子,天生就是比别人反应慢一点,学习能力差一点,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特质,不盲目逼迫孩子,拿他和别人比。
 
    只鼓励孩子跟自己比,看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,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 
    爱和支持,是最好的推动力
 
    电影《放牛班的春天》里,有一所被称为“池塘之底”的学校,孩子们打架斗殴、肆意撒野······然后被教育、被体罚、被谩骂,再恶性循环。
 
    直到一位叫做马修的音乐老师出现,发现了这群“问题儿童”身上的另一种可能性。
 
当孩子说:“我不想学了!”你的回应至关重要
 
    马修老师摈弃偏见,善待每一个学生,他让孩子们写下梦想,教孩子重新认识自己,看到自己的特别之处。
 
    他告诉这群孩子:你值得享受宽容和善意,你值得被爱、被期待。
 
    孩子们从这种相处方式中感受到了爱,也重新点燃了内心的希望之火。所谓的问题儿童,也能够唱出清亮,纯净的天籁之音。
 
    有位哲学家说:
 
    “只有爱能创造奇迹,如果一个人无法体验到自身的价值,无法和他人建立好的关系,只有一个原因,他没有感受到家庭对自己全然的爱。”
 
    当孩子在学习上面对压力、遇到挫折、表现不好的时候,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,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感、成就感,才能重新获得学习的积极性。
 
    如果是学习上的困难导致的,就带着孩子一个个查漏补缺、攻克困难,陪着他一点点进步;
 
    如果是平时给了孩子太大压力、教育方式不当,亲子关系出了问题,家长就要多学习和反思,调整教育方式,多尊重孩子,给他足够的自由空间,增加和孩子的陪伴和沟通,修复亲子关系;
 
    如果是孩子在学校人际关系的问题,就耐心地开导孩子,帮助他从困惑中走出来······
 
    总而言之,治疗孩子“厌学”的良药,永远是是来自家庭的爱、关注和鼓励。
 
    愿每一个孩子,都能得到这样的温暖。